收藏本站 关于我们


联系我们
邮箱 : henannengyuanwang@163.com 电话:0371-63680837 13937133369 传真:0371-63680837 地址: 郑州市花园路29号
视频专题
当前位置:首页 > 论文专著 >

大力畅通内循环

2020-12-28 10:41:45 来源:

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,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、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,要紧紧扭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,注重需求侧管理,打通堵点,补齐短板,贯通生产、分配、流通、消费各环节,形成需求牵引供给、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。

“内循环”是国内经济的运行,以国内市场开辟和拓宽为重心,通过“内循环”强化“外循环”,“外循环”再以乘数效应带动“内循环”。“内循环”为主,并非要放弃国际市场这个“外循环”,单纯倚重和退守国内,而是要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。

当前我国经济逐步复苏,持续向好特征明显,从本年度前三季度宏观数据来看,与一季度经济增速下降6.8%对比,二、三季度经济增速显著恢复、逐次上扬,同比分别上升3.2%和4.9%。二、三产业增加值依次提升0.9%和0.4%,一产产出增幅更大,同比增长2.3%。但社会经济良性双循环还面临诸多困难,制约要素复杂,既有国际环境,又有国内因素;既有短期效应,又有长期影响存在;既有供给层面的矛盾,又涉及需求环节的问题。

从需求层面来看,经济学的基本常识告诉我们:消费、投资和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“三驾马车”。今年以来,国外主要经济体受疫情影响,产品输出压力和挑战明显增多。疫情冲击及前期叠加效应,对国内消费和投资的影响有些是短期的,有些则带有中长期特征。疫情影响下餐饮、娱乐、旅游和与之相关产业链收缩更多是阶段性的,外部负面因素消除后会逐步恢复。营商环境、收入实现、保障体系等因素作用于投资报酬和消费倾向,在未来的影响将更有持续性。如果营商环境不稳定,国内实体经济领域投资水平就会下滑,趋利资本金或流向高回报金融市场,或流出国门。国民收入是否稳定在较高水平及差距是否悬殊、社会保障体系是否完善等会影响长期消费倾向,制约消费水平和层次提升。为确保内循环畅通,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,我们需要厘清存在的约束和障碍,从以下几方面作出积极探索:

从供给角度分析,有效和高质量供给是国内外经济双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,技术创新、制度优化和要素再配置红利是未来产业优化的关键点。社会化再生产和经济循环体系中,供给目的是满足需求,而需求刺激和拉动供给。我国产业发展起步晚,初期阶段更多利用比较优势和通识知识,建设门槛低的部门有其必要性,但长期累积必然导致过多资源聚集在产业链中下端,高技术部门发展滞后,整体技术创新不足,会使企业产出品种单一、质量不高,不利于刺激和培育市场需求。基本要素市场发展不充分和不平衡,且明显向国有资本倾斜,民营企业在市场准入、公共服务、资金融通等方面处于弱势位置,制约创新活力的激发和提升。与企业自主创新和高效运营相关的财税制度、金融体制、法律规章、技术评估和转让等配套体系还不完善,会增加经济摩擦和不确定性,抬高交易成本,抑制投资积极性和主动性。

需求层面的政策管理,传统做法是总量调整。凯恩斯经济学对需求的管理遵循逆风向而行事的经济原则。但需求不能只着眼短期和总量管理,应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益。创造机会不断拓宽东盟市场,积极开辟中东和拉美市场。国内需求更要大幅提升,以冲抵国际市场的交易额下滑。后疫情时代要进一步理顺政府和市场关系,持续优化营商的制度环境。

财政政策方面,适度增加惠及民生的基础结构投资力度,基础建设要向二三线城市、向发展相对落后的西部和乡村地区倾斜。财政补贴政策要更加灵活和有针对性,一是要有利于城市消费需求的提升,尤其是关注中低收入阶层消费的拉动;二是要有利于农村消费市场的挖掘,可以和产业政策结合起来实施消费补贴或退税,也可以对接脱贫攻坚的惠农政策。要强化财政政策的长期激励效应,持续完善医疗、养老、失业等保障体系,消除居民消费后顾之忧。(李世欣

河南省经济合作总会主办 | 河南省能源研究会、河南省能源规划研究中心联办 地址:郑州市花园路29号   邮箱:henannengyuanwang@163.com 邮编:450000   电话:0371-63680837 13937133369   传真:0371-63680837
豫ICP备2023012228号Copyright © 2016-2023 yihankeji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